罗晓婷,女,1976年11月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1999年7月起在赣南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教龄21年。她不忘教育报国初心、勇担立德树人使命,能自觉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时刻以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2011年被评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019年被评为“赣南医学院首届教学名师”,2020年被评为“江西省首届高校金牌教授”。
一、主动担当,她是积极战“疫”的最美奉献者。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赣南医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省教育厅“停课不停学、不停教”的部署,罗晓婷主动担当作为,发挥“红医精神”,凭借自己专业特长,为战“疫”复学积极贡献赣医力量。一是身体力行当好疫情知识普及的“宣传员”。为了让群众和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新冠肺炎相关常识,消除民众恐惧感,指导科学抗“疫”,罗晓婷作为课程专家,迅速牵头组织实施,争分夺秒、不辞辛苦,把高质量的医学专家防疫公开课在线上精彩呈现:仅用4天时间就完成了《病毒学》《流行病学》两门有关疫情网络公开课的设计、打磨、录制,先后在校内教学资源平台、江西省高校课程资源平台上线和“学习通”平台上线,所学人员涉及20个省份22所高校学生及社会学习爱好者,本校学生访问学习43516人次、覆盖率达到90%以上,校外人员选课学习173291人次、点击量650万余次,为普及防疫知识发挥积极作用。二是用心用情当好疫情期间课程思政的“讲解员”。作为江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江西省高校课程育人共享计划线上课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课程负责人,罗晓婷积极发挥信息化和数字化教学资源优势,将该课程线上教学资源全部免费开放共享,供全国广大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在特殊时期开展线上教学与自主学习,嘉应学院2019级临床医学、护理学本科专业390名学生的线上教学通过此课程开展SPOC教学。据统计,共有来自全国96所学校1188名学生通过学银在线MOOC平台上选修此课程进行自主学习,累计页面浏览量达1243万次,累计选课5204人次,累计互动40368次。她将疫情防控现实题材融入线上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和法纪思维教育,实现了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同频共振。因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荣获2020年江西省防疫期间线上教学优质课(本科组)一等奖。
二、大爱育人,她是敬业爱岗的“四有”好老师。罗晓婷被学生称为“女神”老师,课堂生动有趣,责任心强,多次在督导评教中排名全校第一,深受学生推崇。一是具有突出的教学能力。她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把精心准备每一堂课”当作职业习惯,凭借多年的一线科研经验以及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国际前沿的学术进展相结合,让课堂生动起来,将复杂、枯燥的生物化学原理讲得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引导学生建立起学科的理论框架。了解到学生喜爱网络直播,她牺牲自己业余时间开展网络直播课,带领学生复习及知识拓展,成为学生心中的“网红老师”,先后荣获中华医学会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2012年)、江西省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2013年)、江西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三等奖(2016年);江西省第三届高校移动教学大赛一等奖(2020年)。二是具有潜心育人的仁爱之心。她坚持以“父母之心”对待学生,用爱与学生沟通,与学生真诚相处,对学生严而有度、耐心辅导,成为学生亲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长者。依托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让本科生进入自己科研团队学习,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科研活动,悉心指导学生完成科技创新课题,帮助学生完善课题设计思路和实验细节,培养学生探索创造、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先后指导本科生获江西省科技创新与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2016年),获2018年第二届、2019年第三届北斗学友杯中国大学生生物化学歌曲大赛三等奖,获得第16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西赛区决赛获得三等奖(2019年),2019年、2020年指导本科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各2项,2020年指导本科生获得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项,2019年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3篇,2020年她所指导的本科生考取了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研究生。
三、勤于探索,她是严谨治学的课程建设领路人。作为科研能手和课程专家,罗晓婷总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孜孜不倦地探索,不断攀越学术高峰。一是坚持课程引领。作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课程负责人,她带领整个教学团队深入挖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德育内涵和思政元素,把课程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注重价值引领,注重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在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总结归纳及探究创新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及价值观,引导学生思索科学技术使用的价值和伦理关切、科学研究背后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运用哲学方法解决医学专业问题的能力,激发出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隐性教育。二是追求精益求精。用自己对生命科学的热情去点燃学生,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用润物无声的行动去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在工作中不断取得突破,超越自己,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示范。她所主讲的“蛋白质的功能及元素组成”课程思政慕课2019年被“学习强国”江西学习平台“慕课”栏目选用,负责的本科生课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获评江西省高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08年)、 江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3年)、江西省高校课程育人共享计划线下课程(2018年)、江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9年)、江西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19年)和江西省高校课程育人共享计划线上课程(2019年),负责的硕士生课程《高级生物化学》获评江西省研究生优质课程(2018年)。
“作为一名党员和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会坚持教育初心,通过自己的工作,为更多的医学生当好成长成才的铺路石,让他们成为名医去救死扶伤、造福百姓,这就是我的职业梦想。”罗晓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践行的。